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有关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立足江苏省情农情,为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比年初新增6292亿元,创近年新高。
一、聚焦种子与耕地,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支撑
一是加大对种业振兴领域金融支持。实施金融支持种业振兴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针对种业科技创新特点,推广品种权、商品种子等抵质押融资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的种业企业。截至2024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已向1582家种业企业发放贷款192.3亿元,平均利率4.08%,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二是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金融支持。指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有效满足高标准农田项目承建自营、承建转租和托管经营模式下多元主体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末,全省主要涉农银行发放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408笔,金额444.4亿元。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引领行动的实施方案》,推进现代设施农业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三是强化粮食安全金融保障。指导金融机构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充分保障春耕备耕、“三夏”、秋收秋种等重要农时节点的信贷资金需求。截至2024年末,全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500亿元,同比增长31.42%。
二、聚焦强村富民,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融支持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质量监测和续贷展期管理,保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满足合理信贷需求,有力支持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截至2024年末,全省脱贫小额信贷余额57.1亿元,惠及13.98万户低收入群体。二是扎实做好帮扶帮促工作。推动金融机构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重点帮扶地区、经济薄弱村产业和人才帮扶项目的支持力度。如,江苏泰州创设“惠农富村贷”“强村助力贷”等信贷产品,支持经济薄弱村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是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用好用足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苏农贷”“富农易贷”投放力度,积极推行整村授信模式,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增收。截至2024年末,全省富民创业贷款余额59.4亿元。
三、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引导加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
一方面,做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全省涉农企业融资对接活动,及时向各银行机构推介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清单,推动市县金融机构和农业农村部门对项目实行“一对一”挂钩金融服务。2024年以来,全省共发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贷款1676笔,金额1429亿元。另一方面,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省涉农金融机构尤其是农商行系统立足各地乡村地区产业特色,创新开发具有地域亮点的金融产品,加大对乡村休闲农业、农村康养等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末,全省农商行系统共支持现代农业3.9万户,金额217亿元。
四、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做好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服务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道路交通、物流通信、供水供电等领域信贷支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如,国开行苏州分行为苏州黄桥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现授信承诺100亿元。截至2024年末,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基建贷款余额2027亿元,同比增长15.3%。二是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金融机构及时响应农村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农村厕所革命等方面信贷需求。如,江苏银行为阜宁康居工程、兴化美丽乡村等项目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超200亿元。三是支持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地方政府农房改善工作计划,创新探索金融服务新产品、新路径、新模式。如,农发行宿迁市分行累计支持农房项目40多个,投放资金超64亿元,支持新建农房近3万套。
下一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将加大力度组织深入实施千亿再贷款扶小助农工程,引导金融资源加快配置到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江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