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访问人民银行主站
首  页 机构简介 公告信息 工作动态 金融数据 区域金融 政务公开 金融知识 办事指南 热点专题 机构领导
高级搜索
| 我的位置:江苏省分行 > 区域金融

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创新构建养老金融“三大机制” 打造银发经济“领跑者”

字号 文章来源: 2025-05-15 15:10:5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以创新发展养老金融为突破口,通过构建“大调研、大协同、大创新”三大机制,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发布金融领域适老化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推出养老金融“18条”举措、运用普惠养老再贷款规模全省第一。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南通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3.80亿元,同比增长168%。

一、深挖需求,政策创新填补空白

2024年以来,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先行,通过构建“研、学、走”三位一体的大调研机制,摸清养老金融的内涵、发现问题梗阻的症结、找到金融发力的关键。

面对养老机构融资难、适老服务标准缺失等痛点,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率先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养老金融研究小组,2024年以来已累计实地走访养老机构和涉老企业9家、商业银行6家,发放调查问卷百余份,摸透摸准养老机构、养老产业真实需求,形成专项调研报告5篇,为精准施策提供一手信息。报告显示:南通市养老企业前期投入资金需求大,但是主体规模小、信用偏弱;而金融机构普遍“重存款轻贷款”“重抵押轻信用”。对此,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迅速行动,牵头南通市委金融办、南通金融监管分局、南通市发改委、南通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创新出台实施意见,提出“18条”政策举措,从金融供给、服务标准到风险监管、组织保障等,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体系,填补了地方养老金融制度空白。为南通全市各银行机构挥动政策“指挥棒”,指引行动方向。

二、协同破局,部门联动惠及民生

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通过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统筹整合行内资源等多个渠道,协同行业主管部门构建养老金融创新发展机制,畅通资金配置和流通“管道”。在协同联动机制下,养老产业服务跑出“加速度”。

2024年,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联合发改、民政、工信等养老产业主管部门,共建养老企业名录库,并入库“白名单”机构295家,推动银行机构“按图索骥”对接需求。2024年初,由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牵头出台了金融服务适老化地方标准,全面规范银行机构适老化改造。同时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养老金融统计制度,有效解决养老金融统计数据面临的困境。此外,普惠养老再贷款政策落地成效显著,由政策性贷款支持的1.5亿元普惠养老贷款,惠及南通市阳光护理院等8个项目,规模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南通全市银行机构为“白名单”养老企业发放贷款余额2.73亿元,同比增长达15.68%。

三、创新突围,养老产品质效提升

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指导信贷产品创新、推动银保合作模式等,大力促进了辖内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创新发展理念引导下,南通全市养老信贷创新产品不断“上新”。其中,江苏银行南通分行、建设银行南通分行等还将养老信贷创新产品投放纳入内部考核,或优化养老信贷业务授信审批政策。

此外,建设银行海安支行已建成建行系统全国首批、江苏三个养老金融示范网点之一;江苏蓝智慧养老科技有限公司以其拥有的数据知识产权向苏州银行南通分行质押融资并成功获得360万元贷款,这也是南通落地的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启东农商银行创设的“养老保障贷”,以养老机构床位数和养老收费权为质押,有效破解缺乏抵押物的难题,目前该产品已累计投放近5000万元;南通农商银行推出的“颐福乐”,可提供长达10年期的贷款,支持养老机构设施采购和更新;如皋农商银行“助保贷”,帮助低收入群体缴纳养老保险,兜底民生保障。

从政策破冰到产品创新,从标准引领到协同发力,南通实践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金融解题样本。未来,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将继续以“领跑者”姿态,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发展新路径,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让“银发经济”在长寿之城焕发蓬勃生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建邺路88号 邮政编码:210004 电话:025-84790002 传真:025-84790011
京ICP备05073439号 网站标识码:bm2500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016号
网站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最佳分辨率:1024*768